close

歲末年終了,一般台商公司的課早就全部結束,手邊的課程幾乎都剩下外商公司的年度課程,由於外商的會計年度(fiscal year),多與台商不同,造成了歲末年終,我仍有打拼的動能。


壯志未酬身先死


    今天剛在台北某大型會議中心,舉辦完一場外商公司辦公室後勤同仁的年度課程,主題是「高績效團隊」,C總經理早在三周前就與我電話訪談,暢談他對公司經營的雄心壯志,電話那頭的他鉅細靡遺、娓娓道來這次課程的舉辦來由,以及他對課程的期望,電話大約講了四十分鐘,僅十分鐘談到課程。


    我們認識,是在去年初的課程上認識的,那時他剛上任,他對我的業務類與活力營課程很滿意,也就順理成章的安排了這次團隊課程,電話前十分鐘他跟我閒聊,談及這兩年出書的心得,言談間,我們早已像是朋友關係;接下來,他花了二十分鐘談到他新年度的公司治理方向,要不是我提醒他,我待會兒要去游泳,他恐怕會講到中午吃飯時間,最後,我們只花了十分鐘,談到課程規劃與期望。


    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,到了三周後的上課當天,課程果然還是順利且完美的結束。


    課後,所有同仁散去,我們就在便利商店的咖啡區坐下,他示意想請我喝杯咖啡,這一坐就是半小時。


    C總:憲哥,我年後要離職了。我:蝦米?您不是才剛來一年多嗎?


    C總:是啊,但是我盡力了。


    我們兩個就一直直視窗外,看著大馬路上的車輛來來去去,我察覺他的眼中,有不捨,也有無奈,更有一種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淒涼。


    我認識七到八位在外商擔任總經理的朋友,平均一年就會聽到至少一到兩位離職且更換跑道,而這幾位在外商擔任總經理的好朋友,他們都不到五十五歲,而且每個人都待超過七家外商,待過外商的人,都不喜歡在本土公司上班,這就是他們共同的屬性與特徵。


    在諸多外商間流浪轉換,高唱浪人悲歌,成為他們共同的宿命。或許他們幾位不代表全部外商總經理的特質,但冰山一角可略窺一二。


台商外商,超級比一比


    外商與一般常見台商的組織有很大的不同,台商的組織大體上就是董事長、總經理、副總經理、協理、處長、經理、副理、襄理、課長、主任、組長、領班、到一般基層員工這種組織型態,report line一向都很長,公司規模要是一大,有時會造成末梢神經麻痺的現象,或者是上情無法下達的窘狀。


    普遍職場工作者認為台商公司的好處是,員工幾乎都是本國籍的員工,比較沒有文化的差異,或是跨地域的問題。台灣人也比較念舊,對於公司資深員工的愛惜之情,也較外商公司好,雖然薪資普遍沒有外商高,不過穩當的加薪,總比每年要求績效加成或倍數成長來得更心安理得。


組織特徵


    外商公司的組織,有三個常見的特徵:


1. 扁平化:它的report line不會太長,不會搞出一大堆職銜或職級,通常外商在台的規模或人數也較少,員工無需面對鞭長莫及的報告流程,但問題是,升遷的位置也有限,除非轉調到亞洲其他位置去。早些年,台灣的人才優異,會有很多亞洲區的跨國位置可以做,如今面對人口數、市場規模、人才快速成長的中國與韓國,台灣人在這一塊,不見得還有優勢。再加上英文實力不一定比得上香港、新加坡,目前升遷與發展機會勢必受到壓縮。


2. 矩陣式:以我為例,我在台灣工作,可是我老闆卻在澳洲墨爾本,在台灣就近看管我的,可能是總經理、副總或是協理,與我賣同一種服務類產品的同事,都散布在亞洲各國,每個月有一至兩天召開電話會議,老闆在澳洲遙控我們的業務進展,其他時候,老闆會各個擊破,單獨與每一位同事進行信件或是電話的交流。問題是,我賣出去高額合約,提供此類服務的人都是我的台灣同事,負責維修與校驗所有流程的工程師與客戶,也都是當地人,老闆了解台灣真實的狀況嗎?我想未必吧?故此,台灣的我,做台灣人的生意,與台灣同事合作,但報告到國外的這種狀況,就產生了我的立場,與台灣其他負責賣硬體的業務單位立場衝突的現象,我希望客戶修機器,業務希望客戶不要修,買新的比較好,所以我的工作必須擔負起,協調老闆、維修部門、硬體業務單位,還要跟硬體業務單位互相協作,合作分工的達成共同目標?這些efforts,往往比在前線衝鋒陷陣的時間還長。但不可否認的是,矩陣式組織對於有效降低溝通門檻,提升溝通效能,與降低人事成本,有很大的助益。


3. 組織彈性極高:在台灣公司工作,不太可能常換老闆,除非遇到離職或是調單位的現象。然而,在外商公司,換老闆跟換季一樣,一年四季可能不同。因為有各種可能,台灣會因應總部或是亞洲其他各國的組織調整關係,常常遇到組織變化、賣掉一個部門或是整併一家公司,造成台灣的組織會隨著它們而調整,「換老闆」成為最常見的現象,有時report到中國,有時report到新加坡…,這種情形見怪不怪,造成在外商工作的人彈性極大,對老闆的忠誠度降低,雖然對公司忠誠度仍高的情況之下,每換一次老板時大家心裡都會問:不知道下一次會換成誰?所以啦,外商公司的宿命就變成,員工都還在,老闆不知換了多少輪了?


正因為有這三個特徵,造成C總的大大困擾。


內部溝通,往往比對外打仗更難


C總去年初從其他產業轉戰到這家外商公司,然而公司去年年中,也從原來的三個BU整併成兩個BUBU1BU2雖然都在追求高獲利與高成長,但要在品牌與代工的兩大體系下生存,營業單位無不卯足全力在競賽,造成後端幕僚單位在support前線的工作上,被很多人感覺有大小眼的差別。加上BU1BU2在國外分屬兩大體系在管理,台灣的總經理在整合兩方的過程中,時常有無力感,他們雖然都是台灣同仁,但這種好像管的動,卻又無指揮實權的窘況,屢見不鮮。


當然我是外人,我畢竟只是一個上課的講師,我無力改變什麼,但我意外的是,他會願意把這件事私下跟我說,或許因為我上課時的投入,已得到他的信任,但是不想隨便給出建議,而改變他的決定,最後我選擇當一個好的傾聽者,把他的故事,跟我以前所看到的所有外商總經理的流浪故事做個比較。


外商公司vs.職業球隊


我發現,外商總經理的更換速度,就跟美國大聯盟的球星轉隊程度差不多,一只兩年的合約,打得好,不見得會續約,打得不好,鐵定走路,換東家的程度雖然不像四季更迭,但是每位球員的工作夥伴會變,擔任總教練的經理會變,甚至出資的老闆也是會變,以致於造成,球星跟許多外商的總經理一樣,在球場上各隊,及市場上各家公司間流浪,那種漂泊的感覺,只要當事人最清楚。


結束咖啡會談前三十秒,C總說,他有下一個offer了,我想也是。


避免流浪的最好方法或許就是:隨時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,讓自己保持最高的被需要價值吧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謝文憲-憲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