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undefined來源:KeroroTW@flickr, CC BY-SA 2.0

今年國內大小事件烏煙瘴氣,不要說政府官員,連小老百姓都深感無力回天。問題是,被政黨惡鬥與媒體雙重箝制下的台灣經濟,真的像大家說的這麼糟嗎?或者更慘,大家對經濟的基本概念都一知半解,只膚淺的以為經濟即是口袋裡有沒有錢?

 

機會成本

 

連續兩天在台北的課程我習慣住在商旅,月初的電腦展,讓原本一晚2,080元的住房費,瘋狂上漲至4,180元,我索性選擇整周都讓司機送我中壢台北來回,而沒有選擇住台北,電腦展後商旅房價又回歸正常且平靜。

我選擇天天來回,降低住宿成本,卻增加了時間成本。

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經濟學,我會說:「經濟,是一門選擇的學問。」所有的成本都是機會成本,當你做出一個選擇,你沒有選擇的東西,就是經濟學家所謂的「機會成本」。

 

大學生領低薪,自己也要負責任

 

薪資本應由「市場機制」來決定,例如NBA、MLB、CPBL等職業運動,因為市場規模不同,薪資因此大相逕庭,這個道理很容易了解。

但換到台灣來,大學畢業生薪資卻被廣泛討論,不可否認的,政府應該保障國內勞工最低工資、創造良好就業環境,並做好監督與把關工作。在這個前提下,職場從業者應該盡其所能滿足市場需求,當人力市場的供給量大於需求量時,價格自然下跌,我想沒學過經濟學的人也能理解這道理。

這是市場供需的問題,大學生畢業薪資不全然是政府的問題,自己也應要負起責任,不是嗎?

 

當碩博士滿街跑,價格還會高嗎?

 

我常說「人多的地方,千萬不要去」。大家趨之若鶩去念碩士班,在我眼中是非常弔詭的決定,碩博士應該是「需要」才去念,而不是「想要」就去念。然而,人們總是「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卻很多,因此付出代價也多。

當大家都是大學、碩博士畢業,所學的東西都差不多,而市場需要的人才都與供給的能力有落差時,或許這些被媒體放大的所謂低薪,換成你來當老闆,也會給這個薪水也說不定。

看懂了沒?這市場需要的不是專業知識,而是「專業能力」。當市場大家擁有的專業知識都差不多時,能夠分出勝負的就只剩下專業能力了,像是人際溝通、團隊合作、專案管理、簡報技巧、時間管理、問題分析與決策,再加上工作敬業態度等,肯定才是職場分出勝負的關鍵。

最後我想說的是,經濟學告訴我:「我們要在小池塘裡當大魚,而不是在大池塘裡當小魚」職場工作者如此,國家也是如此。

arrow
arrow

    謝文憲-憲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