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defined 圖片來源: Shuttershock

台北101璀璨煙火剛結束,新的一年,我就接到許多以前想都沒想過的邀約,目不暇給。

朋友們,面對新的一年,我們該如何做出正確選擇呢?

 

專注與多元

 

我的朋友中分成三種人,有人在某個領域很專注、很執著,也搞得出名堂;另一種是很多元、很敢嘗試新東西,說他斜槓一點也不為過;第三種是有時亂嘗試,有時又堅守原則,該堅持的地方不堅持,該嘗試的地方不嘗試,導致一事無成。

您是哪一種呢?

就拿我當例子吧,最近半個月,我的收件匣、粉絲團留言的邀約不外乎這幾類—很複雜,很多元,也很難選:

1. 電視台綜藝或談話性節目錄影

2. 國內外新書推薦序邀約

3. 找我寫新書的出版社

4. 音頻平台的新計畫專案邀約

5. 新演講與新課程邀約

6. 朋友聚會邀約

7. 主持邀約

8. 尾牙與活動邀約

9. 朋友請教喝咖啡

10. 幫出版社宣傳新書,搭配系列活動

11. 幫特定平台寫專欄文章

12. 新節目錄影

我的原則很簡單:「忙的時候靜下心,空的時候仔細想」。

 

解決這類問題,我常思考以下這四個問題?

1. 我是誰?我為什麼要答應這個邀約?

2. 我的天賦與專長是什麼?哪些邀約非我不可?哪些邀約是邀我去湊人數的?

3. 哪些邀約只是為了錢?除了錢以外,我還有什麼周邊效益?

4. 朋友分成好幾類,這個邀約來自第幾類?

通常想完上面幾個問題後,我大概就會釐清頭緒,按部就班做出決定與選擇。其實做出選擇不難,只要時時刻刻知道,並清楚自己處在哪個位置就好。年輕人不要硬去做成熟者該做的事,或是年長者拚命想搶年輕人較適合的事;還有,不要硬拚非專長項目,這樣很容易露出馬腳。

至少有40%準備,在時間與趨勢允許並適合的情況下去衝,成功機會就有了。

不過話說回來,還能有選擇,絕對是好的。

 

媽媽與助理的擔憂

 

某日課程結束,學員搶著跟我拍照,其中一位女學員衝上前來,說到:「憲哥,我兒子都大二了,他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該怎麼辦?」

其實我心裡有一百句OS,我都沒說出口,最後我說出一句話,她跟我,還有周邊的同學都笑了。

「不知道做什麼?還好啊!大學生不都這樣嗎?」

「只要知道自己什麼路不會(不想)走,真正的路就慢慢出現了。」

可不是嗎?我自己也不是在大學時代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那些大學時代就立定志向,勇往直前的勵志雞湯文,我是不會信的。大多數的你我都是一樣,邊做邊改,摸石頭過河;邊做邊嘗試,一面前進,一面修正方向與目標,到達你今天的位置,不是嗎?

課程結束下樓後,等車時遇到我台大畢業的課程女助理,我知道她心裡因為公司最近的事情紛亂不已,她問我:「憲哥,我該如何選擇?」

我說:「選什麼都好,前方的路總是迷霧一片,有時也不用看得太清楚,去做,才會找到答案。妳的聰明才智會幫妳找到一條還不錯的路,只有雙手,才能讓妳迎向光明。」

關於選擇:「多是機會,少卻更好,多的時候靜下心,少的時候仔細想」。

arrow
arrow

    謝文憲-憲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