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lindsayshaver@flickr, CC BY 2.0
馬雲當年創建阿里巴巴時,請了自己在大學裡最敬重的24位專家和教授,商討自己的創業專案,結果23位反對、1位沒意見。如今創業成功的馬雲,多次在演講中發表觀點:「一件事說給十個人聽,若有九個反對,這事就能做;如果九個人都說能做,反而就要小心了。」這觀點,跟股市大好時,每位運將大哥都叫你買進股票時的看法很類似。
誰殺了我的牛?
前陣子重看了一本舊書:「誰殺了我的牛」,每次看看舊書,都能有新的啟發。這本書其實很簡單:一位睿智的老師,帶領一群學生踏上旅程,期待讓學生了解畫地自限的道理,看清阻礙成功的真正大敵。於是造訪了一座敗破的人家,目睹了一宗殺牛事件。
這戶人家靠著這頭牛,過著雖不舒適,但卻生活無虞的日子。某日,這戶人家發現牛不見了,非常緊張,擔心家計從此會受到影響。但幾個月過了,老師再帶這群學生回到這戶人家,遠遠就看到原先殘破的農莊,已經煥然一新,顯露出嶄新的面貌。
原來這戶人家,長時間因為有了這頭牛,而不去多想生活能有何不同,就靠著這頭牛過了幾年的生活,卻讓自己的環境與生活水平遲遲無法提升。牛不見了以後,隨即開始思考要怎樣活下來,全家竟出現了轉機。
「牛」在這本書的概念,可以是舒適圈,是藉口,是恐懼,是逃避,是缺乏勇氣去行動的安逸感…等等。因為有了牛,身旁許多擦肩而過的機會,都成過眼雲煙。
人生之所以無法成功,就是跳不出自己的舒適圈,或許換一群朋友交往,命運就能發生改變!改變的過程,不必太在意別人說些什麼,死在哪裡都好,就是不要死在別人的嘴巴裡。
無懼他人眼光的女性屠牛手
我必須誠實的講,這社會對女性比較不公平,我很多男性朋友,為了實現夢想,不乏拋家棄子、離鄉背井,讓老婆在家照顧家庭。當然以男性為主的社會中,男人本就肩負較大的經濟重擔,所以跳脫舒適圈的理由堂而皇之。那女生呢?可以說圓夢,就去圓夢嗎?可以說脫離舒適圈,就脫離舒適圈嗎?
「女人啊,從男人的角度來看,真的很辛苦,尤其是現今台灣的職場環境。」…如果您有以上想法,或許就偏頗了,女人的強悍與韌性,尤其是適應環境的能力,從我的角度來看,都高出男人一等。
珍妮跟我同年,是企業營運長,在她的帶領下,幾年間就將公司危機轉為契機。去年為了挑戰自己的體力極限,身為自行車菜鳥,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勇氣,獨自一人從汐止騎到淡水來回,臉書上所有人都說;不可能、你瘋了、不可能+1…很多人都不看好,她幾乎是在臉書連線轉播的情形下完成目標。認真工作的同時,又能兼顧家庭平衡,與家人(尤其是與國二的兒子)挑戰了阿拉斯加冰河、西藏自助旅行等困難任務。
小華是上市公司資深HR,年屆四十擁有美麗的外貌,卻選擇過著美好的單身生活。這五年我看著她完成以前青春歲月未完成的大學學業,隨即繼續挑戰人資研究所的課業,生活的充實與忙碌,卻未阻礙她挑戰極限的腳步,每每看著她挑戰攀岩的堅強身影,似乎訴說著她的獨立人生與奮鬥精神。
芳姊是我研究所的同班同學,女兒都已經研究所畢業,已屆不惑之年的她,從未放棄她參加鐵人三項的心中目標,曾自行車環島三次,以前只有跑過跑步機的她,開始挑戰鐵人第二項,上武嶺、登玉山…極限挑戰從未難倒他,她將極限挑戰的精神,用在五十多歲的職業婦女寫論文的困苦艱辛上,一樣管用。
憨膽與無膽
以上三個例子,除了都是女性以外,還有一個共通點:那就是包含我在內的所有人一開始都不看好,然而,她們最後都達成目標。她們參加挑戰後,都曾經上過我的廣播節目,暢談職場女性跳脫舒適圈的心得,我得到的共同結論就是:「只要確定是心中想要的,先做了再說。」
憨膽與無膽,往往是跳脫舒適圈的必備特質。如果不殺了心中的那頭牛,你終將一事無成。
人生很長,卻又很短,千萬別為別人而活,這件人生最重要的小事:「認真做自己」,您做得如何呢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