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undefined 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編按:一輩子一份工幹到老的時代過了,年輕時勇於換工作,中年時才不會想換沒得換。


九月份一次公開課程中,我要求所有學員在決賽當天,要拿出最棒的人生或職場故事盡情分享,本班學員幾乎全部是醫師、老師,或是職場的中高階主管,我對他們的期許很深,最後也都沒讓我失望。

除了蔡大哥。

我看過蔡大哥的課前資料,極度知名的科技業中階主管,資歷二十年,課前作業中可以聽出他的沉穩與內斂,深度與自信。

說話語速真的很快,並想要在七分鐘內填滿太多訊息,除此之外,的確是一位好的講者。決賽當天表現不如預期,其實他也改了許多講話方式,仍是無法達到教練與聽眾的標準。

我:「過去二十多年,有更棒的故事可以呈現嗎?不一定要談高中或大學時代的故事。」

蔡:「我參加這課程後才發現,相較於其他同學,我的人生枯竭了,尤其過去二十年的職場生活。

我仔細端詳他,心裡滿是不捨,人人稱羨的工作,薪水與職位都不錯,為何會用「枯竭」兩字形容自己?

 

工作,不只是工作,它更是生活的一部分


有人說:「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,不需要拚了命工作。」話雖如此,我覺得只對了一半,或許「工作不只是工作,它更是生活的一部分,而且是蠻重要的一部分」,更為貼切的說明工作與生活的關係。

你是一年的工作資歷,然後重複二十遍?還是真的擁有二十年的豐富資歷?如果沒有搞清楚這一點,時間的消逝,會帶給你無以復加的恐怖壓力。

我最無法接受的是,企業都以年資當作衡量特休與組織貢獻的多寡,我時常遇到許多資深同事說:「年假多到休不完」,是真的休不完?還是除了工作就沒有人生了?還是就在重複的工作輪迴當中,自我陶醉與自我麻醉?

最近我有位老同事,離開了服務近二十年的好公司,她要我幫忙留意新工作機會,我其實很想說實話,但我不想如此直白,很怕傷了朋友的心,我除了能說:「我一定會幫您多留意」以外,我還能說什麼?

我跟她說:「50歲的女性與其再去找工作,不如自己發明一個新工作。」這句話其實道出了職業婦女甚或是中年轉業的極度辛酸。

 

不要害怕換工作


我在課堂裡、演講場合、寫書與專欄、廣播節目中,都不斷提及一個重要的觀念:「職場工作平均5-7年就應該換一個新的job function」,無論是公司內部的工作輪調、晉升、調單位,甚或是離職跳槽,都應該讓自己保有隨時換位置的思維。

絕大部分的工作,前兩年公司投資工作者的學習成本較大,2-6年工作者的平均產值會慢慢變高,隨後邊際效益遞減,一個待二十年的主管,公司賦予的薪水,跟他的貢獻,已經相對不成比例。

你會說:二十年的經驗寶貴啊?

我會說:你確定二十年前的經驗,如今還很寶貴?

回到李安與吳寶春這些中年才成功的個案,你應該思考的是「他們持續進步的動力與原因」,而不只是二十出頭的那個毛頭小夥子,是否被世俗社會的工作所接受,就算不能接受,他們也不會去找工作丟履歷,而是:「他們會發明一個新工作」。

把工作做好,用過好生活的態度來做,你的人生自然會產生令你驚豔的好故事。
 

arrow
arrow

    謝文憲-憲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