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undefined

上個月來臺北授課,在課堂間看到一張熟悉的面孔。中午,她主動找我一起吃便當(常看憲哥專欄的朋友應該有發現,我很多話題與靈感都是吃便當時找到的),原來May曾上過我三次長短時數不同的課程,三次都在不同銀行,因為常轉換銀行,我戲稱她是銀行業的「業務傭兵」。

 

業務傭兵的飄泊生涯

 

國立大學財經系畢業後,到美國念了個高檔的MBA回台(所謂高檔,指的是名校也是高價),回台後參加A外商銀行的儲備幹部計畫( Management Associate Program ),國內很多知名的金融銀行都有此一計畫,由於該銀行的訓練計畫完善,加上又有綁合約附帶離職懲罰條款,May一待就是近四年。我問她離職原因為何,她說:「我想證明,30歲前的我還有更多能耐,也想出去多看看。」我心裡面想,我好像常聽到年輕人講這個理由。

接下來這段時間,May在金控內各單位歷練,展開她在金融業的漂泊生活。先在B本土銀行做了兩年多的白金理專,再到C本土銀行兩年多擔任理專的業務主管,D外商銀行三年多的業務主管,最後於年初「回鍋」C本土銀行,擔任分行經理一職至今。

我聽完之後,最想問的幾個關鍵性問題就是:這幾個銀行的離職原因是?那又為何會回鍋C本土銀行?本土銀行與外商銀行的差別在?

據May表示,她會從B到C,是因為業務主管的職缺很誘人,C到D是因為薪資與獎金水準較高,再次回到C,是因為分行經理的職缺與管理工作的高挑戰,加上C銀行的高階主管是她以前在B銀行的大老闆,他願意大力引薦,May才回鍋C銀行懷抱。

如果她說的都是真的,我看到幾件事:

第一,她都沒有在我面前批評前銀行老闆的不是,也沒有提到任何環境適應不良的問題,這一點我很意外,畢竟以前我跟金融業朋友聊天時,講到離職原因,多多少少都會講到老闆的機車與不是。

第二,這行業的確是靠離職與跳槽,職位與薪水才會節節攀升。

第三,她應該擁有一些核心能力,才會走到哪裡都吃香。

第四,好的人脈與適時出現貴人的提拔,有助於職場跑道轉換。

 

業務傭兵必備的三種能力

 

可是內行人應該都知道,轉職沒有你想像中容易,就算都是金融產業內轉換不同公司,也絕非想像中容易。據我所知,外商與本土的金融機構,在人員績效要求上,公司文化與組織設計上,管理模式與人員相處上,都有很大的不同。

我不想多問May過去這幾段工作真正的離職原因,我像跟大家分享的是,這類的業務傭兵,還真不少。舉凡汽車業、保險業、房仲業、金融業我都有認識一群,在相同產業內工作達二十餘年,但也在同產業內轉換超過五、六家公司的所謂「業務傭兵」。

這類的名詞通常出現在職業球隊中,球員在球隊中不斷游移,今年打A隊,明年可能打B隊,今年在美國,明年可能到加拿大打球。然而這類的傭兵,尤其是業務傭兵,到底需要具備何種條件,才能屹立不搖?而他們的困境又是什麼呢?

不用懷疑,首要條件一定是「專業程度」,以May為例,熟稔的金融專業知識,造就了她去哪裡都會有人要的重要條件。

其次是超強的「文化與環境適應力」,各位千萬別小看換公司,那種時時必須重新來過的心理調適,以及天天處在「非舒適圈」的超猛戰鬥力,不是一般人能體會的。

業務傭兵若要能生存下去,對於該產業的「客戶掌握能力」,一定要比待在同一家公司超過五年的業務,更強、手腕更靈活。

當然,業務傭兵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,被每家公司認為忠誠度低、同事關係淺碟、每次離職再起時,都要跟老客戶講一樣的話,或許第一次換公司,客戶會跟你跑單,那第二次、第三次呢?那就不一定了吧?畢竟客戶也知道,業務是一時的,跟公司或許才是比較長久的,業務傭兵塑造不可替代的產業內地位,肯定是一輩子的功課。

 

業務傭兵的人格特質

 

最後我們來談談May,那一天的課程只有May來找我聊天,課程中,May的學習參與和投入程度也特別高,或許這種積極互動與主動分享的精神,也是這類業務傭兵的特質吧。

朋友們,每次離職都還能生存下去,不是你想像中的容易,那種漂泊無根的業務人生,肯定是非常辛苦的。但待在同一家公司都不離職,也不是你想得那麼安全,不是嗎?

arrow
arrow

    謝文憲-憲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